• 主页 > 知识问答
  • 泌乳生理机制解析:母乳分泌的神经内分泌控制与婴儿吸吮的重要性

    编辑

    母乳是婴儿从出生到4至6个月最理想的食物。人类泌乳的启动和维持是由复杂的神经内分泌机制控制的。在怀孕期间,乳房发育可以为产后哺乳做好准备。分娩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突然下降,同时脑下垂体分泌的催乳素水平升高,开始分泌乳汁。乳汁分泌受两种反射控制。一是产奶反射。当婴儿吸吮乳头时,会刺激哺乳母亲的脑下垂体产生催乳素,从而使乳腺腺泡分泌乳汁并将其储存在乳腺导管中。另一种反射是喷乳反射。当宝宝吸吮乳头时,可以反射性地使哺乳期母亲的垂体后叶释放催产素,使乳腺周围的肌肉收缩,排出乳汁。

    当泌乳反射形成后,90%的新生儿吸吮乳头3~5分钟即可获得母乳。如果宝宝产后不吸奶,3~4天后就无法维持哺乳。母乳分为三个阶段。产后第一周分泌的乳汁就是初乳,呈淡黄色,质地粘稠。它富含免疫球蛋白和乳铁蛋白,但乳糖和脂肪含量比成熟奶少。第二周分泌的乳汁是过渡乳。过渡期牛奶的乳糖和脂肪含量逐渐增加。第二周后分泌的乳汁为成熟乳,呈乳白色,富含蛋白质、乳糖、脂肪等。

    足月婴儿在产后1-2天即可获得50-100毫升/天的乳汁。到产后第二周,量增加至约500mL/d。此后,正常乳汁分泌量为750~850mL/d。然而,不同个体之间的乳汁分泌量差异很大,即使是营养良好的人。哺乳期低时的母营。饥荒期间营养不良的奶妈甚至可能完全停止哺乳,这是营养不良的表现。在产妇营养状况极差的地区,以母乳为唯一奶源的婴儿早期瘦肉蛋白-能量营养不良的患病率在产后六个月内增加。

    奶妈营养需求报告

    编辑

    乳汁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母体营养,包括母体在哺乳期的食物摄入、母体储备的利用以及母体组织的分解(如脂肪组织的分解)。如果哺乳期母亲的膳食营养摄入不足,就会动用母亲的营养储备来维持乳汁营养成分的恒定,甚至可能牺牲母亲的组织来保证乳汁的质量和数量。如果妈妈长期营养不良,乳汁分泌量也会减少。因此,为了保障母亲和乳汁分泌的需要,哺乳期母亲必须给予充足的营养。

    活力

    哺乳期营养需求比妊娠期_孕期哺乳营养餐_哺乳期孕妇餐

    与非孕期相比,哺乳期妈妈的身体一方面要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另一方面还要供给乳汁所含的热能和乳汁分泌活动本身所消耗的能量。哺乳期的额外能量需求部分与产奶量成正比。每100毫升母乳的平均能量为280~320 kJ(67~77 kcal)。据测算,哺乳期母亲产奶的能量效率为80%,因此预计母亲的身体应增加2450~3200 kJ(586~762 kcal)的能量才能分泌乳汁。哺乳期母亲在怀孕期间积累的脂肪(约4公斤)可用于在哺乳期间提供热能。理论上,这部分脂肪储存可以提供418~837 kJ(100~200 kcal)/d的能量。因此,哺乳期推荐能量摄入量是在非妊娠基础上加2090 kJ(500 kcal)/d。

    衡量哺乳期母亲能量摄入是否充足,应以产奶量和母亲体重为依据。当妈妈的能量摄入合适时,她分泌的乳汁量应该能够满足宝宝的需要,并帮助奶妈恢复自己的体重。

    蛋白质

    母乳的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2%。如果每日泌乳量为750毫升,则蛋白质含量约为9克。如果膳食蛋白质的生理价值不高,母体膳食蛋白质转化为乳蛋白的效率为70%。转化率可能会更低。因此,除了满足妈妈的正常需求外。每天需要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以保证泌乳需要。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乳母在日常饮食中应比普通女性多摄入20克蛋白质,其中一部分应为优质蛋白质。当乳母饮食中蛋白质的质量和数量不足时,虽然乳汁的蛋白质成分变化不大,但乳汁分泌量却大大减少。同时,哺乳期母亲的组织蛋白也会被用来维持乳汁成分的恒定。

    脂质

    母乳的脂肪含量在一天中和哺乳期之间有所不同。每次母乳喂养即将结束时。牛奶中的脂肪含量较高,有助于控制宝宝的食欲。哺乳期母亲饮食中的脂肪成分会影响乳汁中的脂肪成分。例如,母乳中各种脂肪酸的比例随着哺乳期母亲膳食脂肪酸的摄入量而变化。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乳母膳食脂肪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20%~30%。

    矿物质

    1.钙

    哺乳期孕妇餐_哺乳期营养需求比妊娠期_孕期哺乳营养餐

    正常母乳中大约含有 34 毫克/100 毫升钙。无论哺乳期妈妈饮食中的钙含量是否充足,乳汁中的钙含量总是相对稳定的。当膳食钙摄入不足时,为了维持牛奶中钙含量恒定,必须动用母亲骨骼中的钙。奶妈经常会因为缺钙而出现腰腿酸痛、抽搐,甚至出现骨软化​​的情况。因此,为了保证乳汁中钙的正常含量,维持母体钙平衡,哺乳期妈妈应增加钙的摄入量。中国营养学会规定,乳母每日适宜钙摄入量由普通女性800毫克增加到1200毫克;除了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乳制品及其制品)外,还可以使用补钙剂、骨粉等。

    2. 铁

    由于铁几乎不通过乳腺输送到乳汁中,母乳中的铁含量很少,只有0.05毫克/100毫升。每天从母乳中损失的铁总量为 0.3 至 0.4 毫克。由于膳食铁的吸收率只有10%左右,因此每日额外增加膳食铁至少应为4毫克。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乳母每日铁的适宜摄入量从普通女性的20毫克增加到25毫克。

    3.碘和锌

    牛奶中碘和锌的含量受乳母饮食的影响,这两种微量元素与宝宝神经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乳母碘和锌的推荐摄入量分别为200微克/天和21.5毫克/天,均高于非孕妇。

    维生素

    母乳中的维生素含量取决于母亲当前的维生素摄入量及其在体内的储存量。但不同维生素之间的关联强度有所不同。当乳母膳食维生素供给长期不足时,乳汁中的含量就会减少。因此,哺乳期妈妈饮食中的各种维生素必须相应增加,以维持哺乳期妈妈的健康,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

    1.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中,只有维生素A能少量通过乳腺进入乳汁。如果乳母的饮食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那么乳汁中维生素A的含量也会很高。然而,从饮食转移到牛奶中的维生素A的量是有一定限制的。超过这个限度,牛奶中维生素A的含量就不会成比例增加。我国哺乳期母亲膳食维生素A推荐摄入量为1200微克RE/d。

    由于维生素D很难通过乳腺,因此母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很低。然而,哺乳期妈妈仍然需要足够的维生素D来维持钙平衡。建议摄入量为 10 微克(400 IU)/天。

    维生素E可促进乳汁分泌,推荐摄入量为14毫克α-TE/d。

    2.水溶性维生素

    大多数水溶性维生素可以通过乳腺进入乳汁,但乳腺可以控制和调节其含量。当牛奶中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增加。

    哺乳期营养需求比妊娠期_孕期哺乳营养餐_哺乳期孕妇餐

    维生素B1是哺乳期妈妈饮食中极其重要的维生素。它可以增进食欲,促进乳汁分泌。每100毫升母乳中维生素B1的含量为0.02毫克。哺乳期母亲饮食中大约50%的维生素B1变成了牛奶中的维生素B1。如果乳母维生素B1摄入严重不足,宝宝就容易患脚气病。我国对乳母维生素B1的推荐膳食摄入量为1.8毫克/天。

    维生素 B2 也可以自由地通过乳腺进入乳汁。母乳中的浓度反映了哺乳期母亲的饮食摄入量,推荐摄入量为1.7毫克/天。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母乳中维生素C平均含量为5.2毫克/100毫升。我国的平均值为4.7毫克/100毫升。牛奶中维生素C的含量随着母亲摄入维生素C的量而波动。为了使母乳中含有足量的维生素C,妈妈体内的维生素C含量应尽可能保持在接近饱和的高浓度。我国哺乳期母亲维生素C的推荐膳食摄入量为130毫克/天。

    奶妈膳食指南及合理饮食报告

    编辑

    由于哺乳期妈妈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增加,所以在哺乳期一定要多选择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吃得比平时多。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奶妈膳食指南特别强调,要保证充足的能量供给,增加鱼、肉、蛋、奶、海鲜的摄入。

    首先,摄入足够的能量。充足的能量是保证产妇健康和乳汁分泌的必要条件。能量主要来自主食。奶妈每天的饮食应包括400至500克主食。包括大米、面粉、小米、玉米面、杂粮等。

    二是保证优质蛋白质充足供应。哺乳期的母亲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高。动物性食品如蛋、肉、鱼等蛋白质含量高,品质好,应多吃。每日饮食应含鱼、禽、肉、内脏200克,鸡蛋150克。大豆及其制品还可以提供优质蛋白质,并含有丰富的钙。饮食中应提供50至100克。

    第三,多吃富含钙的食物。湿妈对钙的需求量较高,要特别注意补充。牛奶及乳制品含钙量高,易于吸收利用,每天应适量食用。奶妈每天应保证喝250毫升以上的牛奶。鱼、虾及各种海产品中钙含量丰富,应大量食用。深绿色蔬菜和大豆也能提供一定量的钙。

    第四,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含有多种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果胶、有机酸等成分。它们还可以增进食欲、补充水分、促进泌乳、预防便秘。它们是哺乳期妈妈不可缺少的食物。每天保证供给200克水果和500克蔬菜,多选择绿叶蔬菜和其他有色蔬菜。

    第五,少吃盐、腌制品和刺激性食物。避免吃这些通过乳汁进入宝宝体内,对宝宝产生不良影响的食物。

    六、注意烹调方法。烹调方法应多用炖、煮、炒,少用煎、炸。例如,动物性食品(畜、禽、肉、鱼)应炖或煮。吃饭的时候同时喝汤,既可以增加营养,又可以促进乳汁分泌。

    第七,饮食要多样化,粗细粮搭配。奶妈的饮食应该多样化。与多种食物一起食用。日常饮食应包括谷物、蔬菜水果、鱼、禽、肉、蛋、奶、大豆等多种食物。哺乳期妈妈饮食中的主食不能太单一,更不能是精米、细面。粗粮和细粮要搭配,每天吃一定量的各种杂粮和粗粮[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dbyuv.com/html/tiyuwenda/9324.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